科銳機械公司總結回顧了2011年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分別如下:
1.勘探理論和技術創新指導發現牛東超深潛山油氣田
華北地區中淺層潛山油氣藏勘探程度高但富油凹陷剩余油氣資源依然豐富。通過創新提出富油凹陷精細二次勘探理念,集成和發展超深潛山油氣藏勘探理論和關鍵技術,現場實施獲得牛東超深、超高溫、特高產潛山油氣田重大發現。
在成藏理論方面,揭示了潛山油氣運聚成藏新機理,建立了超深斷階等多種潛山成藏新模式,提出了深層具有形成大油氣田的油氣源條件和超深潛山儲集物性基本不受埋深影響等新認識;在勘探技術方面,集成創新了超高溫碳酸鹽巖儲層深度體積酸壓改造技術等兩項關鍵技術。
勘探理論和技術創新有效指導了我國東部油氣資源勘探實踐,取得超深潛山油氣勘探重大突破。在冀中坳陷發現的牛東超深潛山油氣田油藏底部深度達6027米,溫度達201攝氏度,測試獲高產油氣 流,是渤海灣盆地乃至中國東部目前發現的深度*大、溫度*高的特高產超深潛山油氣田。該發現對推動深層潛山油氣勘探具有里程碑意義,也表明渤海灣盆地深層油氣資源豐富。超深潛山是重要的勘探新領域,勘探潛力巨大。
2.陸上大油氣區成藏理論技術突破支撐儲量高峰期工程
中國陸上大油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與技術攻關取得多項創新成果,有效支撐了油氣儲量高峰期工程。
創新發展了低孔滲碎屑巖巖性大油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與有效儲層疊前預測技術,攻克了低孔滲碎屑巖地震資料保真處理與有效儲層預測等技術瓶頸;創新發展了碳酸鹽巖巖溶儲層大油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認識與縫洞單元量化描述配套技術,解決了碳酸鹽巖縫洞型儲層預測面臨的技術難題;創新發展了碳酸鹽巖臺緣礁灘大型油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認識與儲層及流體預測技術,形成了碳酸鹽巖臺緣礁灘大氣區的形成與分布新觀點;創新發展了復雜高陡深層構造大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認識與高陡構造地震疊前成像技術,攻克了寬線大組合地震采集等關鍵技術,成像質量大幅提高;創新發展了火山巖巖性地層大油氣區成藏地質理論認識與“四步法”火山巖儲層描述技術,攻克了火山巖有效儲層預測技術瓶頸。
成果的應用保障中國石油“十一五”期間形成15個5~10億噸規模儲量區。
3.油田開發實驗研究系列新技術新方法獲重大進展
我國油氣資源類型日趨復雜,認識和揭示儲層特點、流體性質、滲流規律和油氣生產特征更加重要。
研發成功5項實驗新技術,解決了油氣水三相流體和微流量流體計量等*難題;自主研發了多維多尺度高溫高壓物理模擬實驗平臺等3套標志性設備及與之配套的7項實驗新方法,申請專利35項,已獲專利授權16項,并形成4項國家標準和6項石油行業標準,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礎理論取得4項重要創新:形成水驅/化學驅/氣驅過程物理模擬的關鍵相似準則和物理建模方法,突破了流體動態飽和度場測試難題,找到了陸相沉積油藏原油—二氧化碳體系關鍵狀態參數的表征關系,建立了以擬泡點壓力和氣體突破壓力為特征的泡沫油采收率與生產壓力關系。
作為油田開發和三次采油的基礎,油田開發實驗研究新技術和新方法,有效支撐973、863等國家和公司的重大基礎研究,推進了開發實驗測試方法的升級換代和行業開發實驗技術標準化,為中國石油在油氣田開發實驗領域持續創新以及三次采油技術保持國際領先做出重要貢獻。
4.復雜油氣藏開發關鍵技術突破支撐“海外大慶”建設
中國石油的海外資源多為油藏條件復雜、開采環境惡劣、技術難度大的油田,缺乏成熟技術可借鑒。
經過持續攻關,特殊環境下復雜類型油氣藏開發關鍵技術取得四項重大突破:揭示了以微裂縫為主要滲流通道的層狀碳酸鹽巖儲層成因機理,首創大型碳酸鹽巖油氣田細分層系分層注水及氣頂屏障注水與油環面積注水相結合的注采方式,碳酸鹽巖油氣田采收率提高13%以上;揭示了超重油降壓開采機理,創新了不連續分散溶解氣泡沫驅替能量高效利用的設計方法和叢式水平井整體布井冷采工藝技術,超重油冷采采收率提高2.6%;揭示了高凝油固相析出機理和水驅溫度場變化規律,創新了大型高凝油油藏直井與水平井相結合的控溫無傷害注水開發技術,集成發展了國內注水開發和剩余油挖潛技術,砂巖新油田實現快速建成產量1575萬噸,砂巖老油田采收率提高5.6%。
復雜油氣藏開發關鍵技術創新成果有力支撐了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快速發展,實現低成本和高效益目標,為建成“海外大慶”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5.中國石油首套綜合裂縫預測軟件系統研發成功
裂縫檢測是裂縫性儲層預測的關鍵。中國石油研發成功的地震綜合裂縫預測軟件系統不僅是國內首套針對疊前地震資料裂縫預測的工業化軟件系統, 也是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的十大利器之一,對提高中國石油工程技術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意義重大。
裂縫預測軟件系統以各向異性理論為基礎,采用當前先進的面向服務架構設計理念,集成井震聯合交互裂縫分析、各向異性疊前裂縫預測、疊前/疊后綜合裂縫預測和三維可視化多尺度裂縫雕刻等特色技術,可同時在三大主流操作系統下高效運行,并可綜合應用地質、測井和地震等多種信息,為復雜裂縫儲層預測提供綜合一體化解決方案。
作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裂縫預測軟件系統,其關鍵技術指標領先于國內外同類軟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軟件系統已在部分裂縫儲層預測中應用,顯示出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6.精細控壓鉆井系統研制成功解決安全鉆井難題
控制壓力鉆井是當今世界鉆井工程前沿技術之一,是解決窄密度窗口鉆井難題*有效的手段。隨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的深入推進,控壓鉆井技術的需求增大。
自主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自動控制軟件,可在各種鉆井工況下進行環空壓力監測與控制、回壓補償、近平衡與欠平衡精細控壓鉆井作業,集水力學計算、設備在線智能監控、應急處理于一體,實現了環空壓力閉環監控和多策略、自適應安全鉆井作業。針對不同的地質特點和生產需求,研發成功PCDS-I型和CQMPD-I型地面壓力控制裝置,并開展現場試驗與應用,系統性能穩定,有效解決了“溢漏共存”等窄密度窗口的鉆井難題。該系統在冀東油田的工業化應用效果顯著:在易漏地層實現零漏失,機械鉆速大幅提高。
中國石油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細控壓鉆井系統,其核心技術及各項指標總體達到國外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提升了我國復雜深井鉆井技術水平和鉆井工程技術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7.隨鉆測井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已成為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相應的隨鉆測井采集和評價技術,以實時獲得地層測井信息,有效指導地質導向和地層評價。
中國石油組織研制成功方位伽馬感應電阻率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測井儀器。隨鉆電磁波電阻率測井儀器采用兩個發射頻率及四發雙收的六天線對稱設計,以及智能化自動調節電磁波發射、脈沖信號解碼時間攝動和人機交互智能解碼等技術,提高了數據存儲量和傳輸能力。該儀器的探測深度大,測量精度高,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隨鉆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測井儀器采用脈沖中子發生器取代化學放射性源。該儀器的脈沖中子發生器、中子探測器和處理電路集成在一根鉆鋌上,可以在鉆井過程中測取地層孔隙度。
現場試驗及實際應用表明,這些隨鉆測井儀器已形成基本的地層評價隨鉆測井系列,能準確提供巖性、飽和度和孔隙度等地層評價參數。其實時上傳的數據能反映地層層位和地質參數的變化,有效指導地層評價和地質導向。
8.輸氣管道關鍵設備和LNG接收站成套技術國產化
中國石油在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中所用的大功率電驅壓縮機組、燃驅壓縮機組和大口徑閥門等關鍵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此前已經建成及正在建設中的LNG工程同樣依賴國外提供專有技術。
中國石油以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建設為依托,成功實現20兆瓦級高速變頻直聯電驅壓縮機組成套裝置、30兆瓦級燃氣輪機驅壓縮機組成套裝置和48英寸、40英寸的900磅級及600磅級大口徑全焊接球閥三大關鍵設備國產化,并已實現商品化供貨,擺脫了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被動局面,實現長輸油氣管道工業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通過技術攻關,形成設計、施工、材料以及運行管理在內的成套LNG接收站工程建設技術,為LNG接收站運行管理提供了有效石油機械工具。LNG接收站成套技術成功應用于江蘇等地的LNG接收站,不僅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降低工程投資和管理成本,而且為后續項目的開工建設提供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對我國提升LNG接收站建設和管理水平具有里程碑意義。
9.委內瑞拉超重油輕質化關鍵技術完成首次工業化試驗
繼委內瑞拉超重油渣油供氫熱裂化技術工業試驗成功后,應用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委內瑞拉超重油減壓渣油延遲焦化工業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石油初步掌握了委內瑞拉超重油熱加工技術,將為委內瑞拉超重油改質降黏、儲存運輸和集中加工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委內瑞拉超重油供氫熱裂化技術在年40萬噸工業裝置上試驗成功后,又在年100萬噸工業裝置上實現成功應用。通過供氫熱裂化處理后,委內瑞拉超重油黏度降低率大于99%,改質油通過長周期儲存穩定性試驗,可滿足遠洋船運對油品的黏度和穩定性的要求。
委內瑞拉超重油延遲焦化工業試驗在年100萬噸規模工業裝置上實施,采用*委內瑞拉超重油減壓渣油,應用供氫體循環抑制結焦等關鍵技術,實現安全平穩加工減壓渣油3萬余噸,焦化液體收率大于60%,加熱爐熱效率達到92%以上。
委內瑞拉超重油是世界上*難加工的劣質重油。熱加工技術的成功開發,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石油在該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10.單線產能*大丁腈橡膠技術工業應用達到長周期
中國石油自主開發的年5萬噸丁腈橡膠成套工藝技術,現已成功應用于蘭州石化,裝置實現連續長周期運行,生產的新牌號橡膠性能超過同類產品水平。
這項技術實現多項創新:(1)改進工藝配方核心技術,實現助劑國產化,采用新的乳化技術,凝聚系統用氯化鈣替代濃硫酸,自主開發多種新產品。(2)創新工藝流程,具有國內外*大的單線聚合能力(年2.5萬噸),使用改進型聚合釜,采用雙塔串聯工藝,有效降低脫氣乳膠的殘留丙烯腈含量(AN<50ppm),準確掌握分子量調節劑的加入量和加入點,通過調整聚合活性體系,*大限度地利用回收丁二烯,丁二烯外排量僅為6%(國外15%左右)。(3)采用數字模擬技術,可模擬各種工藝條件改變,不需要大量試驗,降低成本,提高準確性。
該技術是中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丁腈橡膠生產技術,已建成國內外*完整的、單線生產能力*大的數字化丁腈橡膠裝置系統,填補了軟膠國產化空白。